化学需氧量,简称cod,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,它是表征水体中还原性物质的综合性指标。cod检测原理是基于氧化法,其定量方法因氧化剂的种类和浓度、氧化酸度、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。因此,对于cod检测来说,它并不是单一含义的指标,随着测定方法的不同,测定值也不同。
cod检测方法主要以氧化剂的类型来分类,最常见的是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两种,前者 欧美国家多为采用,后者在日本广为采用。这两种方法从建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,环境污染问题尚不太突出,研究水体污染及防治着重于生化需氧量(bod)这项指标,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,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,促进了水污染研究工作的开展,化学需氧量的研究工作也逐步深入。八十年代开始,重铬酸钾法成为水环境监测的主要指标,一般称为铬法codcr,高锰酸钾法另成一分支,叫高锰酸盐指数(codmn 或im)。高锰酸盐指数细分下来又有酸性和碱性的两种,在氯离子含量较少时,使用前者,在氯离子含量较高(如海水、盐湖水等)时,使用后者。
由于在规定的cod检测条件下,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大于高锰酸钾,所以codcr> codmn。一般说来,codcr 氧化率约为90%,而codmn 的氧化率却不到50%,前者常用于测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,后者用于测定地表水。为此,废水排放标准是依据的codcr结果,地表水质量评价是依据的codmn 结果。
实验室的cod检测仪主要分为两种类型,一是采用分光光度法,另一种是采用电化学法。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仪器的核心部分为加热消解装置和分光光度计,其检测原理是在强酸性介质中,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剂氧化,而重铬酸钾则被还原成三价铬,可以在特定的波长下测定六价铬或三价铬的含量,再换算成cod的浓度。有的cod检测仪只有消解装置,不带分光光度计,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cod的消解部分基本上与上述仪器相同,水样消解以后,以电解产生的fe2 为库仑滴定剂,对剩余的重铬酸钾进行恒电流滴定,在滴定过程中,利用浸在溶液中的指示电极,指示电解产生fe2 时恒电流毫安数乘以滴定时间作终点显示,直接读出cod检测值。